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企业会员登录企业会员注册公共服务关于商都车网网站地图

网上4S店

车型大全

购车计算
您现在的位置:商都车网 > 行业新闻 > 汽车产业重组应放眼“国际化”

汽车产业重组应放眼“国际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 2009-11-16 09:23:22  编辑:酷车中国

导读:

通过有质量的重组整合,做强国内汽车集团,主动应对国内和国际两个都很“国际化”的市场。

今年汽车业重组以广汽集团迎娶长丰汽车开场,此次兵装集团和中航工业重组长安汽车集团,则以大型央企的气势,彻底拉开汽车行业整合大幕。广汽长丰的看点在于以资本运作为特点的区域性整合,在业务上强调互补;兵装和中航则是央企层面重组的首演,强调协同效应。这两个重组案均为政府强力推动,但同时又特别强调以市场为主导。

在新长安重组现场,可以明显感知的一个氛围,则是汽车业国内重组的“国际化”。重组后的新长安汽车集团即特别强调要具备国际竞争能力。这主要是基于两个现实考量,一个是国内车市是全球最国际化的一个市场,国际巨头纵横交错,国内竞争已经国际化;另一个是金融危机对全球汽车业格局的改变,实际上为国内车企壮大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政府高层和大型车企均意识到机遇的降临。

 

所以,此次大规模的汽车央企重组,已经不仅是对国内市场格局的改变,而被寄予更宏大的愿望。国家虽然确定了一汽、东风、上汽和长安的“四大”地位,但这种地位保持已经从长期变为短期。随着重组在未来两年的深入,原来秩序完全可以被打破。从政府高层的表态来看,由大做强,在国际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的愿望已经非常迫切。两大军工集团在汽车业务的重组,也被看作是一个可能做强的范本。 重组的国际化,则牵扯出两条主线,就是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长安虽然以微车起家,但自主品牌销量已经占其总量的2/3强,远高于老三大,成为其能够被政策青睐迅速做大的资本。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车,则被定义为未来中国汽车业的主要竞争力所在。新长安强调以新能源车为突破口。

一场金融危机,使得国际汽车巨头中国大兵压境,也让财大气粗的国内车企萌发许多收购国际资产的美梦。但一种新思维显然已经被凸显,那就是通过有质量的重组整合,做强国内汽车集团,主动应对国内和国际两个都很“国际化”的市场。

这种思维的转变,才能为避免国内车企以简单做大换取政策支持,最后始终大而不强的恶性循环。

关键字:

加入商都车网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推荐新闻
更多热门专题
关于商都车网版权声明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诚聘英才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