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企业会员登录企业会员注册公共服务关于商都车网网站地图

网上4S店

车型大全

购车计算
您现在的位置:商都车网 > 行业新闻 > 中国车市疲态 需对自主品牌采取主动保护

中国车市疲态 需对自主品牌采取主动保护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 2011-06-17 08:46:14  编辑:安宁

导读: 年中将至,今年汽车市场的疲态尽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602.8万辆,同比增长6.14%。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在前5个月共销售130.39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1.36%,比上年同期下降0.73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下滑令人担忧。

  年中将至,今年汽车市场的疲态尽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602.8万辆,同比增长6.14%。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在前5个月共销售130.39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1.36%,比上年同期下降0.73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下滑令人担忧。

  不可否认,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近年来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当市场土壤丰沃时,自主品牌车企如鱼得水;当市场光芒黯淡时,自主品牌车企的凛冬也随之而至。

  首先,为抢夺市场份额,合资企业车型与市场价格在不断下压,最先挤掉的恰恰是自主品牌原有的份额与利润。原本利润空间就十分有限的自主品牌车企,在这一竞争态势下更显被动。

  因为目前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被贴上的是“低价”的标签,各个自主品牌也正处于品牌积淀的蓄势期。但竞争恰在当下。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究竟谁能助中国的自主品牌轿车一臂之力?靠自救,还是他救?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依靠他救,依靠的是政策与市场规则。比如,最近颁布的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新一轮的公车改革,将采购用车的排气量从2.0L下调至1.8L,将整车价格上限从25万元下调至18万元。长年被受诟病的公车改革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改变,这被视为提供给自主品牌和节能环保车型发展的一次良机。但能否占领这一市场,仍然需要自主品牌主动布局。

  政府公务车采购一直偏好大排量、高档次的车型,导致了公务车市场长期以来被外资品牌所垄断。从国内几家知名的自主品牌企业来看,在向中高端转型的运转过程中都异常困难,还谈不上哪家算是成功。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能称得上中高级车的自主品牌车型,比如一汽奔腾B70、吉利帝豪、奇瑞G5等,却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这说明品牌向高端延伸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品牌下行。能否改变这一局面,仍然不容乐观。而政府希望能够通过采购扶持国内自主品牌的政策倾斜,到底落于何处也绝不能是隔靴搔痒。

  如果没有更有利的商务流通政策出现,自主品牌子车企更多地还是只能依靠自救。在研发和生产制造环节没有捷径可寻,技术的积累需要时间和经验来巩固;但在流通环节,自主品牌企业需要更加虚心地学习。

  汽车是商品,商品销售的背后必须有服务支撑。尽管价廉物美是每个消费者期待的选择,但有了品牌忠诚度后,消费者在意的不仅仅是价格。这或许也是自主品牌车企与中国消费者共同成长的绝好机缘,也能为自主品牌贴上更好的价值标签。

  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市场竞争的利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无论是日本和韩国对汽车企业的主动保护,还是美国对本土商品的优先采购政策,无一不是在扶持本国的品牌,以更具优势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将汽车产业列为重点支柱产业之后,中国政府同样需要借鉴这些操作技巧,以推动自主品牌车企向前发展。

  靠他救,救得了自主品牌企业的生存,救不了其发展强大;唯有自救与他救并举,方可树立中国汽车的地位。

关键字:自主品牌 

加入商都车网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推荐新闻
更多热门专题
关于商都车网版权声明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诚聘英才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