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企业会员登录企业会员注册公共服务关于商都车网网站地图

网上4S店

车型大全

购车计算
您现在的位置:商都车网 > 行业新闻 > 中国市场合资自主缠斗 车企"互掐"加剧

中国市场合资自主缠斗 车企"互掐"加剧

来源:酷车中国  时间: 2010-12-09 09:35:06  编辑:凯特

导读:在2010年车市进入收官之际,以吉利、力帆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抢滩上海这样的一线中心城市,而长安福特这样的合资汽车企业加速“落子”二三线城市,这样的销售网络布局态势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在2010年车市进入收官之际,以吉利、力帆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抢滩上海这样的一线中心城市,而长安福特这样的合资汽车企业加速“落子”二三线城市,这样的销售网络布局态势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这也预示着,从去年开始的自主品牌“进城”与合资企业“下乡”潮,已在国内车市愈演愈烈,加之双方在新车型上也向对方传统细分市场互相进攻,2011年的车市争夺将更加白热化。

合资厂家豪赌二三线

就在11月底,长安福特在南宁举行了40家新的经销商同时开业的盛大庆典,这些经销商大多分布在南宁、溧阳、石家庄、哈尔滨、重庆万州、安阳等一些二、三线城市。这只是福特在华经销商网络建设宏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到今年年底,长安福特经销商数量将达到340家。今年长安福特新增的经销商总数达到了100家,增幅高达42%。

这只是主流汽车合资企业加速布局二三线城市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东风日产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广汽本田、神龙汽车、东风悦达起亚(微博) 等主流汽车公司早就怀揣觊觎之心,都在纷纷调整自己在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布局,如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今年初就分别启动了“新龙腾”计划和“小蓝盒子”计划,而一汽大众更是在2008年就开始在地级城市及经济发展百强县拓展经销网络。就连奥迪、宝马、英菲尼迪、阿库拉等豪华车品牌,也悄无声息地启动渠道下沉计划。宝马汽车的经销商网络甚至覆盖到部分发达的县级市。

合资车企战略调整的推动力正来自于二三四线汽车市场的迅猛增长。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一线汽车市场乘用车销量增长率仅为8.1%,而二三线市场增速却分别达到了27.6%和33.7%。据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公司一份报告显示,从2005年-2008年,一线汽车市场占全国总销量的份额,从40.1%逐年下滑到33.4%,而三线和四线市场份额则由34.8%上升到41.5%。

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乃至二三线市场,是2009年一线汽车市场的共有特性。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汽车消费市场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和饱和期,市场增长率开始放缓,高速增长的空间已经不大。而二三四线城市人口众多,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在车市消费方面则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很显然,合资品牌的渠道下沉,将使得更多的二三四线城市逐步被激活,这将是未来主流车企最重要的销量增长点。

自主品牌发力大城市

以前,在渠道建设上,合资品牌牢牢掌控各大中心城市,而二三级城市一向是自主品牌所倚重的销售大本营。就在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下乡”的时候,原先守候在二三级市场的自主品牌也感受到了生存空间明显受到挤压,绝不甘心坐以待毙的自主品牌开始“农村包围城市”的绝地反击,甚至进军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中心城市,加快网络梳理以及一线城市的营销。

今年9月,吉利汽车在全国最大的三品牌联合旗舰店落户上海华庭,10月力帆汽车全国首家旗舰4S店上海奥狮在沪南公路上海车市开业。对于以前在上海仅有两家小型经销商的吉利汽车和一度退出上海的力帆汽车来说,将全国旗舰店率先扎根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建立桥头堡的意义不言而喻。

自主品牌汽车在一线大城市一向“不受待见”,原因在于品牌影响力以及车辆本身的品质。而自主品牌如今敢于突进原先合资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心腹地,一方面是受到合资品牌挤压必须实施的反击,二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自身的品牌及产品力逐步提升使然。

在吉利旗下高端车型帝豪EC8的华东上市会上,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陈洪生将吉利“攻城战”的自信归结于品牌新形象的树立和产品品质的提高。陈洪生介绍,吉利这两年建立起帝豪、全球鹰、英伦三个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品牌,而在产品上则不断地提升技术含量和制造工艺,增强自主研发的技术核心和知识产权的技术含量。从去年帝豪EC7的问世,就可以看出吉利有别于以往明显的变化,正在摆脱以前给大家留下的平价和不具竞争力这样的印象。随着产品品质的提升,帝豪车型获得极大成功,一个例子就是“家门口”的浙江杭州市场,原先吉利汽车并不太受认可,如今单店却可月销200辆以上。

自主品牌的“进城”,长远来看是为了分食中心城市的车市蛋糕,短期来看重要的是提升整体品牌与形象,并加快“织网”速度,备战未来中心城市的“巷战”。

车型竞争展开白刃战

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多年来一直按照各自的市场定位,在各自的势力范围经营,而如今却开始“反向”发展,互相蚕食对方传统领地的势头却越来越猛,这不仅仅表现在经销网络的渠道建设上,同时也更鲜明地体现在新车型的推出上。

自主品牌阵营长期以来在价格低于10万元的A0和A00级车上做文章。但这样的战略早已面临挑战。中国低端车市场一直由自主品牌盘踞的局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部分中高端合资品牌产品线开始往下延伸,自主品牌曾经的优势市场正在被蚕食。从2008年开始,随着一汽丰田新威驰、广汽丰田雅力士,以及上海通用乐骋、雨燕、马自达2等大量进入10万元以内区间车型的导入,一向“中高端导入”的合资品牌开始迅速启动低端市场,和自主品牌车型近身肉搏。上海通用今年推出的新赛欧,则根本就将重心放在了二三线市场。此外,不少合资企业都在计划推出所谓自主品牌,目的也是为了下压市场区间,争夺更多传统自主品牌的份额。

在合资品牌把市场下压,快速推出更便宜的新车的同时,很多自主品牌也在往上攻,推出价格、品质更高的车型,在中高端领域寻找机会。如吉利的帝豪系列、比亚迪推出的G系列、奇瑞推出的G5等车型。将战场开拓到对方领地,不仅是避免被“绞杀”的措施,更是自主品牌长远发展的需要。

合资品牌“下乡”,往下分食低端,自主品牌“进城”攀爬中高端,在各自传统的细分市场上激烈交火,谁将挥动胜利的旗帜尚难预料,但这无疑将使得未来的车市竞争更白热化。

关键字:合资 自主 车企 长安福特 

加入商都车网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推荐新闻
更多热门专题
关于商都车网版权声明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诚聘英才网站地图